列印此頁
週四, 11 九月 2025 14:29

不再因資訊斷層陷傳承危機! 雲林縣府打造社區版「ChatGPT」

雲林縣府邀請產學界共同研發社區AI知識系統,將導入社區發展協會資料,讓資訊傳承不斷層。(記者李文德攝)

〔記者李文德/雲林報導〕雲林縣內有449個社區發展協會,帶動地方發展,不過協會幹部改選後,因缺乏系統化資料保存,大多數協會僅用口頭或紙本交接資料,有傳承危機。因此雲林政府邀請產、學界建構「社區AI知識系統」。計畫處長李明岳表示,此套系統可讓社區有提案需求就查詢相關資訊,可謂社區版「ChatGPT」。

根據縣府統計,雲林縣內目前有449個社區發展協會,不過每每在經過社區改選,如理事長、總幹事等重要幹部換人後,資料交接時常因口頭、紙本文件不齊全等因素,導致資訊斷層。當有新任幹部有計畫提案需求時,只能被迫從零開始。

李明岳表示,考量社區資料交接陷入危機,為讓社區可以更快速掌握社區計畫內容,因此邀請雲林科技大學與亞洲大學參與,共同研發社區AI知識系統,將現有社區相關資料導入,以區塊鏈去中心化特性,建構一套資訊共享網路平台,讓社區幹部可透過搜尋關鍵字,就能找到相關計畫的提案及資料。

李明岳表示,此系統是跨局處整合,共分2年期計畫,首先將導入城鄉發展處內大約140至150筆的農村再生計畫資料,未來逐步納入如社會處、文化觀光處內有關於社區發展協會的相關資訊,讓幹部在撰寫計畫時能夠更有效率找尋資料,打造社區版「ChatGPT」

亞洲大學助理教授王志華認為,雲林社區的資料如果能透過AI科技保存,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資產;雲科大副校長黃世輝指出,將分散、細碎資料整合到單一平台資料庫可望大幅提升取用效率,更有助於計畫制定。

社區AI知識系統目前首先導入縣內社區的農村再生計畫資訊。(記者李文德攝)

閱讀 37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