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週一, 24 十一月 2025 16:59

雲科大創設系實踐綠色永續設計特色的「大武壠大道傳統植物園」

雲科大創設系實踐綠色永續設計特色的「大武壠大道傳統植物園」

     2023 年,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彭立勛副教授、六重溪部落(原住民族)與水土保持專家三方合作下,兼具部落教育功能與多元文化展示的「六重溪部落接待中心」正式啟用。而2024年,在部落耆老的共同見證下,進一步完成族人多年期盼的「古井歷史記憶再現」工程。

    2025年彭立勛副教授參與的水土保持署計畫,結合大學部、碩士班與博士班課程,持續投入「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帶領學生離開舒適圈,面對部落的各種問題及挑戰,透過與部落老、中、青三代深入對話,開創具有部落文化記憶的「大武壠大道暨傳統植物園」計劃,將傳統專科學門的實踐,延展至在地民族文化場域,展現大學與部落長期協作的深厚能量,並以永續設計為核心,回復傳統民族記憶中的作物與花圃生作。啟用儀式由臺南市六重溪平埔族協會理事長陳主義與彭立勛副教授共同剪綵,部落族人與雲科大師生親臨見證這項兼具永續理念與在地文化價值的計劃。

    身兼部落總幹事與雲科大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生的潘麒宇表示:「114年10月17日立法院通過的《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對於同屬台灣平埔族群原住民的大武壠鄉親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因此,「大武壠大道暨傳統植物園」計畫的重點,在於本著聯合國倡議的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理念,透過綠色環保、歷史記憶與經濟植物的整合,期盼重現傳統民族記憶中的作物與花卉。」

    彭立勛副教授指出,「大武壠大道暨傳統植物園」的設立,除了強化六重溪部落文化振興,更透過產官學合作推動環境教育與生態永續理念。此次花圃規劃特別融入原住民族耆老的口述植栽故事,結合地方祭儀、植物利用與環境美化的構想,讓族人、學生與社區共同參與並共享成果。

    花圃內展示多種具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的族群常用植物,並設有導覽解說、體驗教育與保種區域。未來計劃將延伸至社區課程與低碳永續旅遊路線,雲科大與部落族人將攜手持續深化部落文化傳承與地方創生的影響力,使大武壠大道成為推動民族植物研究、永續教育與地方創生的重要典範。

部落族人與雲科大師生開幕式大合照

大武壠大道依循綠色永續設計的理念進行規劃建造

陳主義理事長致贈師生紀念品

雲科大師生在環境清幽的大武壠大道暨傳統植物園合影

族人與師生共享在地特色風味餐

 

承辦單位:創意生活設計系 

單位主管:謝修璟 

聯 絡 人:吳鈺婷    

手  機:0979375029  

閱讀 37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