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此頁
週四, 16 十月 2025 14:59

讓文化說話!雲科大推動工藝行銷培訓 秋季課程登場

讓文化說話!雲科大推動工藝行銷培訓 秋季課程登場

 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中心承辦的文化部文資學院「2025年傳統工藝文化資產經理人才培訓學程」,自年初啟動以來,致力於培育具備文化視野與推廣能力的新世代工藝人才,推動臺灣傳統工藝在當代社會中的活化與傳揚。隨著課程進入下半年,秋季系列活動於9月至12月正式展開,透過文化現場走讀、技藝傳承體驗與行銷應用實務,進一步引導學員理解工藝的文化價值,並學習如何以創新方式讓文化被更多人看見。

該學程以文化資產為核心出發點,強調傳統工藝不僅是製作技術,更承載族群記憶、生活智慧與社會情感。課程設計不同於一般以設計或產品開發為主軸的課程,而是深植於文化部「無形文化資產」政策架構之中,引導學員從歷史脈絡、信仰體系、地方記憶等多重面向理解工藝的深層意義,並以行銷作為文化溝通與推廣的策略工具。學程主持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中心主任王瀞苡表示:「工藝是文化記憶的載體,更是連結過去與未來的重要媒介。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學程,讓行銷不再只是商業操作,而是推動文化資產延續與活化、讓傳統走入生活的關鍵力量。」

114年秋季的系列課程內容豐富且多元,包含文化現場踏查、技藝傳承實作與推廣應用訓練三大面向。在文化現場部分,學員將走訪彰化永靖老街、成美文化園區、中興新村、新港香藝文化園區等地,觀察工藝如何融入地方生活與信仰儀式,理解其與社會文化的深層連結。在技藝學習方面,課程邀請多位文化部登錄的重要傳統工藝保存者與資深藝師親自授課,包括:織布、刺繡、竹編、漆藝、纏花等傳統技藝,讓學員從實作中體會工藝的文化底蘊與歷史價值。同時,課程也導入影像詮釋、敘事企劃與展演策畫等實務應用,協助學員學習如何以當代語彙重新轉譯與再現傳統工藝,讓文化資產走入更廣闊的公共空間。

王瀞苡主任指出,本學程的目標不僅在於傳授技術或培養手作能力,更著眼於培養能夠「理解文化、詮釋文化、推動文化」的專業人才。未來,這些具備跨域視野的人才,將有機會投身於博物館策展、文化觀光、品牌推廣、社區營造等領域,成為推動文化資產永續傳承的重要力量。「希望透過長期的人才培訓,建立文化資產推廣的專業基地,讓臺灣的傳統工藝不僅被保存下來,更能以多元的形式進入社會與生活。」

文化部文化資產學院「傳統工藝文化資產經理人才培訓學程」秋季系列活動將持續至12月,課程開放對文化資產、傳統工藝與文化推廣有興趣的大專院校師生及相關領域從業人員參加。報名方式為掃描活動海報 QR Code或登入雲科大活動系統報名。期盼透過本學程的推動,讓傳統工藝不僅持續延續與活化,更能以文化為核心,走入當代社會,說出屬於這個時代的文化故事。

活動宣傳海報

表演工作坊《我很高興我是我》講座合影

學程師生參與成美公堂140周年文資論壇的合影

學員進行傳統織布機的操作

學程師生與重要傳統緙絲工藝保存者黃蘭葉藝師、纖維工藝博物館主任合影

 

承辦單位:臺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中心

單位主管:王瀞苡 主任 

聯 絡 人:王瀞苡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3126

 

-----本篇相關新聞剪報-----

 

PChome新聞:https://news.pchome.com.tw/living/cna/20251016/index-17605974810746718009.html

閱讀 79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