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水下文化資產尚屬萌芽階段,尤其是針對出水遺物的修護保存,專業人才的培育仍在持續發展中。水下文化資產修復保存需具備高度專業能力與技術,本次工作坊將建立學員對於出水遺物修護保存的基礎概念,並針對金屬類出水遺物進行深入探討及實務操作。期透過講座與實務操作的結合,增進學員對於水下文化資產價值與意義的認識及理解,並解決各項實務問題,進一步深化水下文化資產
保存維護工作。
本講座報名對象及錄取方式:
20 名正取名額及 5 名備取名額。完成網路報名後,依證明文件內之所附工作經驗、加與動機以及報名對為評選原則來優先徵選。
(二) 國內外大專院校具文資、考古、歷史、人類學及海洋科學等相關科系之教師及學生。
(三) 各縣市政府局處承辦文化資產修復保存、考古學、人類學及海洋科學相關業務之單位機構。
⚠️正式錄取名單將於民國 114 年 11 月 12 日公告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網站。
⚠️報名不等錄取,最終名單將報文化部文化資產同意,主辦單位保留最終決定權。
⚠️本講座提供全程出席之公務人員核予登錄學習認證時數 4 小時,若需時數認證者,請於活動報名系統勾選,並於報到時確認相關資料。
【工作坊時間】
114年11月29日(六)上午09:30至下午15:30
【報名期限】
即日起至113年10月31日下午17:00截止,逾期不予受理。
【活動地點】
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 水下文化資產資源中心 R08 館 2樓會議室(臺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同系列教育推廣活動【出水遺物的科學檢測與修護保存教育推廣講座】也歡迎點擊下方連結參考詳情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