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科大勇奪2025全國技專專題競賽六項大獎 展現實作創新實力
教育部主辦「2025年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於5月8日至9日假台北世貿一館進行決賽暨作品展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入圍9件作品,黃世輝副校長在百忙中,親赴會場為同學加油打氣,該校榮獲3項第1名、1項第2名、1項第3名及1項佳作的好成績。
榮獲電機群第一名為智慧機器人學士學位學程柯明達老師指導的「步態偵測與訓練地墊系統」之作品,團隊成員:蔡宇閎、鄧健塏。該專題針對帕金森氏症患者設計一款非穿戴式運動與認知訓練地墊系統,結合矩陣式壓力感測器與大型 RGB LED 顯示裝置,提供即時的壓力分布監測與視覺回饋,提升 PD 患者的步態與認知訓練效果,從而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榮獲管理群第一名為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傅家啟老師所指導的「電腦輔助診斷於顱內磁振影像腦脊髓液量化之系統建置與介面開發」之作品,團隊成員:宋季芳、楊書帆、余柏全、楓尹翔。該專題與台中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合作,開發一定量評估系統量化顱內腦脊髓液容積,系統透過殘差注意力機制結合U-Net3+模型自動分割影像,再以連通分量標記演算法進行影像後處理,經績效評估後顯示模型搭配18連通的績效最佳,並以此作為系統之演算法。該組另開發線上資源Colab運算功能,使不同規格之硬體設備皆能執行此系統,系統開發使用圖形使用者介面為基礎進行設計,以視覺化方式提供治療過程的容積變化趨勢,提供醫師直覺性地操作,進一步提升醫療品質。
榮獲商品設計群第一名為創意生活設計系魏君純老師指導的「嘉嘉健檢:社區健康篩檢服務體驗設計之研究Chiayi County Health」之作品,團隊成員:黃雅琦、林育安、黃祥雅,該專題以全台老化人口最多的嘉義縣為設計研究背景,融入在地文化與生活特色,針對不同年齡層,設計三種專屬健康護照,民眾透過闖關完成14項篩檢關卡,即可獲得象徵地方健康特色的印章圖形,從而增強篩檢的互動性與參與感,深化社區凝聚力,期望能藉此塑造嘉義成為健康品牌示範城市,並打造兼具人文關懷與地方特色的永續健康環境,為高齡化社會提供更友善的解決方案。
榮獲動漫互動多媒體群第二名為數位媒體設計系周玟慧老師及李翊駿老師指導的「觀星者Stargazer」之作品,團隊成員:詹筑菁、邱詩蘋、謝弘運、鈴木愛梨,該專題擬運用凱比機器人設計十四則情緒應對互動故事,以幫助自閉症兒童學習情緒辨識與適當的應對方式;此外亦將開發實體桌遊教具,透過視覺、聽覺及肢體活動等多感官體驗,協助兒童建立情緒與感受之連結,進而提升其同理心與社交能力。
榮獲商業群第三名為資訊管理系鄭秀華老師所指導的「使用移動端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開發智慧導盲系統」之作品,團隊成員:蘇典諺、陳美君、謝元瑞、吳穹恩。該專題以白手杖為基礎,開發一款以移動端深度學習技術為基礎的智慧型導盲系統,以樹莓派為核心,整合光學雷達、攝像頭等感測器,運用YOLOv5-Lite模型識別障礙物,結合SLAM技術實現定位與地圖構建,並透過藍牙耳機語音報告環境資訊,幫助視障者避開障礙物。實驗結果顯示智慧手杖在移動速度、感知有用性與感知易用性方面,顯著優於傳統手杖。
榮獲電機群佳作為電機工程系洪崇文老師指導的「基於人工智慧之混凝土骨料檢測裝置」之作品,團隊成員:邱立言、涂宸維。該專題使用麥克風收取撞擊混凝土試體所產生的音頻資訊,經由數據預處理後作為卷積神經網路的輸入,最後使用人工智慧模型檢測此混凝土圓柱的材料強度亦即骨材比例,判斷是否符合標準。與現行的破壞性測試不同,透過撞擊的非破壞性測試可以重複檢測試體以減少誤差,並且較現行的混凝土抗壓試驗機輕便,同時因為不會對試體造成破壞,未來可隨時再次檢測。
本次競賽成果展現雲科大在實作導向教學與跨域應用培育上的深厚基礎,亦肯定師生長期投入專題研究與創新實作的努力。競賽成績不僅為學校增添榮耀,也突顯雲科大於全國技專校院中的堅強實力與教學特色。
大合照
商品設計群第一名「嘉嘉健檢:社區健康篩檢服務體驗設計之研究Chiayi_County_Health」
電機群第一名「步態偵測與訓練地墊系統」
管理群第一名「電腦輔助診斷於顱內磁振影像腦脊髓液量化之系統建置與介面開發」
承辦單位:研究發展處
單位主管:李宏仁研發長
聯 絡 人:鄧宜亭組員
聯絡電話:(05)534-2601 轉2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