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美景

新聞專區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電洽新聞發布中心:(05)534-2601轉2102、2120.prc@yuntech.edu.tw 新聞稿格式.odt 新聞稿格式.pdf

週二, 25 十一月 2025 13:25

雲科大半導體人才培育計劃日籍生走入溪頭林海

雲科大半導體人才培育計劃日籍生走入溪頭林海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為強化半導體人才培育計劃日籍學生的跨域思維與國際視角,國際事務處於11月23日舉辦「溪頭林業生態探索之旅」,由國際長葉惠菁教授、工業工程與管理系主任邱靜娥、機械工程系副主任劉建唯,工管系羅懷暐、

謝佳宏、劉永平老師帶隊,引領學生踏入台灣代表性的山林生態場域,探索科技之外的大自然課堂。

    國際長葉惠菁教授指出,半導體產業講求精密技術、速度與創新,但真正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科技人才,更需要理解環境、永續與整體社會脈絡。她表示:「走進森林,是讓學生以最直接的方式理解系統、循環與共存的概念。科技不是孤立運作,而是與自然、環境和人類生活緊密相連。」學生們在專業導覽陪同下,從大學池到空中走廊一路探索,將書本中的永續概念轉化成真實感受。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主任邱靜娥表示,森林本身就是一座天然的系統示範場,從物種間的協作分工、能量與資源的流動,到整體環境的自我調節,處處都體現了工業工程與管理所強調的「系統思維」與「整合管理」。她指出:「當學生觀察森林如何在多變條件下維持平衡,就更容易理解工業與服務流程如何透過良好的設計與資源配置,達成穩定且具韌性的運作。」她也補充,此次活動讓學生將課堂中常提到的「持續改進」思維,具體連結到自然生態的運行模式。

    機械工程系劉副主任表示,半導體產業對設備工程師的專業要求極高,一名優秀的設備工程師,不僅要會操作儀器,更需要有敏銳觀察、判斷、預測與問題分析能力。他說:「森林中的力學、結構、循環運作,是最真實的工程教材。觀察自然,就是在訓練設備工程師的核心能力。」活動中,學生從樹木的受力模式、地形排水設計到自然界的「自動維護」機制,皆能對應到機械與設備工程的實務概念。

學生表示,過去對台灣印象多停留在科技與城市發展,此次走入溪頭,才真正感受到台灣自然環境的深度。有位日本學生分享到:「平常在半導體實驗室看的是奈米等級的變化,但在溪頭森林看到的是大尺度的生命節奏。對比之下非常震撼。」國際生在山林步道上自然展開交流,從自然景觀談到文化差異,跨文化學習在最放鬆的環境中產生。

    國際事務處表示,本次活動不僅提升學生對永續與環境教育的理解,更將科技教育、國際交流與自然體驗融合,培養學生面對全球產業挑戰所需的綜合能力。

未來,雲科大將持續打造更多跨領域國際活動,協助學生在科技專業之外,建立更宏觀的人文與永續視野,成為面向未來的關鍵人才。

大學池·青春集結

森林城堡·草地大團圓

教師與學生的大合照

空中走廊·站上最佳舞台

 

承辦單位:國際事務處

單位主管:葉惠菁  

聯 絡 人:西岡美玲 

聯絡電話:(05)534-2601轉2381 

閱讀 36 次數
Top